 | |  |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分为早期的急性期以及后续迁延不愈的慢性期,当从疾病康复把握上来看,急性期的患者康复率要比慢性期高得多,而取决于病情分期跟病态结果以及病程时间有关。 急性与慢性之分:血小板减少越久越难治愈吗? 笼统去了解,确实急性期的血小板减少症要比慢性期的患者要好治许多,且用药敏感度也高。但不代表绝对性的慢性期患者就一定是难治性、无法治愈的患病群体(因为也有慢性患者达到逐步康复停药的实际病例)对于患病群体而言,如能在急性阶段逐步停药治愈,是最好的。 那么,如何区分血小板减少症是急性还是慢性期?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判断划分: 骨髓穿刺结果: 针对于成年人的患者,有一部分的病人常常是刚开始患病的时候是急性期,但在表现上是主要以慢性期为主要的表现。可以通过骨穿结果来判断,如果提示巨核细胞呈幼稚型,大部分属于急性期。如果呈颗粒型,大部分属于慢性期。 病程时间判断: 在区别急性和慢性除了根据骨髓穿刺结果外也可以看ITP患者的发病时间,也就是从发病到现在的实际病程是多久。有的病例就算是刚开始确诊是急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也常常会自然发展为慢性的血小板减少症。 综上,明确好自身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根据指标情况、个体症状以及有无并发症表现等去制定适合的治疗方式,同时保持好合理的生活习惯,争取不让疾病影响正常的生存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