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这样问:“为什么我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我腿上冒出好多红点,是什么问题?”有些人毛细血管脆性高,很容易发生瘀斑,小血管损伤后,有少量血液溢出,在皮肤上留下小红点及蓝紫色的瘀斑。老年人结缔组织稀疏,对血管缺乏支持,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容易出现皮下出血,形成瘀斑。轻微碰伤后妇女比男性容易发生瘀斑,主要出现在大腿、臀部及上臂,对多数人来说,这些瘀斑不伴血液方面的异常,也无大碍。但有时容易发生瘀斑或出血是因为血液凝固成分异常,主要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
血小板减少为什么会导致瘀斑呢?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三种主要细胞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和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合作,在血管受伤时,能帮助及时止血。血小板减少是不正常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正常人体血液中血小板含量为15万~35万/立方毫米,一般来说,血小板浓度为8万~10万/立方毫米时,伤口的止血速度会变慢,血小板浓度为5万~8万/立方毫米时,伤口的止血速度会更慢,甚至会出现皮肤瘀斑、月经增多等,血小板浓度低于3万/立方毫米时,会频繁出现明显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就是皮肤瘀斑。血小板浓度低于1万/立方毫米时,就有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威胁生命的情况。血小板过低的患者需要住院或卧床以避免意外受伤,出血严重时可以输注血小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