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顾名思义属于慢性白血病,相比急性白血病来说,慢性白血病患病群体显得比较“幸运”,因为发病慢,症状轻,大多数病人都能够正常的生活工作。虽然如此,但仍然存在疾病风险,病人存在生存期长短说法......对此提出疑问,慢淋白血病患者能否活的长长久久?其生存期有多长呢?
病情不同,每个慢淋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也不一样
根据医学界上对于慢淋白血病的中位生存期评估,大约是在7~10年左右,但不同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差较大。根据Binet分期系统,下文进行“慢淋临床分期预后”与“慢淋预期疗效和预计生存时间”的相关解析。
A:血红蛋白大于100,血小板大于100,受累淋巴结小于3个淋巴引流区域,一般生存期大于10年;
B:血红蛋白大于100,血小板大于100,受累淋巴结≥3个淋巴引流区域,一般生存期7年左右;
C:血红蛋白小于100,血小板小于100,存在淋巴区域,一般生存期在5年左右;
Ps:共评估的5个淋巴区域包括颈、腋下、腹股沟(单侧或双侧均计为1个区域)、肝和脾。
综上,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inet临床分期标准及相应的中位预期生存时间,可做参阅,并非固定化的说法,有的病人可低于上述生存时间,有的病人则明显长于上述标准中位生存期(甚至是获得与常人无异的生存时间)。
在临床上,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诊断确定后,首先要想的是病情的危险等级,需要明确考虑何时开始治疗。是等待观察,等到慢淋病情进展后开展治疗;还是抢先一步的防护治疗,去避免慢淋病情进展恶化。在临床上的争议颇多,但可以明确的是,在慢淋早期并不严重的情况是严禁高强度治疗,比如化学方案的进行,必要性不高。
Ps:已有调研结果表示针对慢淋早期的防护治疗措施,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但对总的生存期并无影响,不会引起慢淋的病情波动。
因此,建议慢淋白血病患者可以早做治疗打算,而对于目前仍然处于随访观察的患者,这并不代表对病情不作为,该有的随测防护措施必不可少。
“防范于未然”的意识适用于所有的慢性白血病患者,如若等待慢性白血病进展急性白血病,往往无法逆转,治疗难度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