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白血病“家族”庞大,类型繁多,因近期有多位病友咨询到某一类型的白血病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简解下急性白血病其一“成员”——混合型白血病。这是一组本质有相当大区别的急性白血病,其细胞形态按P,/B诊断标准很难归类。 此病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多数报告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占同期白血病患者的1-7%,也有报道达到20%,甚至更多。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检测技术的逐步提高,发病率可能会有所增高。该病一般多见于成年人,近年来儿童病例也时有报道。 患者病情多急重、凶险,可有明显感染和发热,贫血,出血,骨疼和骨压痛,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浸润等。 在临床上,混合型白血病以下类型: 一、双表型 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粒、淋两系细胞抗原; 二、双系列型 患者具有两群白血病细胞,分别表达粒系及淋巴系抗原。如果先为某一系列的细胞,经或未经治疗后转化成另一系列的细胞,称为系列转换; 三、双克隆型 这个型号十分少见,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可见白血病细胞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克隆组成。 此病特点跟其他急性白血病一样,主要是体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出现于骨髓和许多其它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需要积极接受治疗,争取尽快达到缓解。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在治疗方面,有人认为兼顾淋、髓两系细胞的初始诱导缓解方案其缓解率高,但有一部分的调研主医学者表示,认为联合淋、髓诱导化疗方案易导致较高的早期死亡率(25%),总的2年存活率为39.4%。 对于联合化疗反应不良,易出现原发耐药、诱导缓解困难,即使缓解也多在短期内复发,长期生存机会少,预后不良。对此建议更换治疗思路,西医方联合治疗效果差可考虑中西结合治疗,亦也可再达到完全缓解后有条件行移植打算。 总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属于难治性白血病,临床尚需更多病例资料积累,预后的改善有待于有效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探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