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吃螃蟹吃到吐血,还真有这样的事情!近日,一位因为过量食用螃蟹,引起过敏性紫癜而出现吐血症状的孩子来医院就医。据血液病专家李主任介绍,这个季节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尤其高,好多患者都是因为食用了过量的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引起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出来的。 患儿小俊(化名)家住洪泽湖畔,老爸做螃蟹养殖生意,家里的水产品简直就是“吃不完”。这个馋嘴的孩子,自从螃蟹上市以后几乎每餐都吃上几只。但是就在最近几天,孩子吃过螃蟹以后就会出现剧烈的肚子痛,家人也没有在意,以为是凉的食物吃多了,就没有多问。 但是才几天的工夫,孩子四肢上布满了红点,就连身上也有红色的小点点冒出,腹痛的症状也没有好转,孩子的呕吐物里可以看到血迹,孩子的大便也变成黑的。 经医院检查后确诊,这个贪吃的小胖墩得了过敏性紫癜。据了解,孩子在前些日子曾经有过感冒拉肚子的症状,大病初愈后体质较弱,免疫能力低下,此时大吃螃蟹,过敏物质容易乘虚而入,诱发紫癜。 李主任表示,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当季节转换时都是高发季节,它多发于3-10岁的儿童。一般表现为皮疹、关节肿痛和胃肠道症。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在四肢,尤其下肢体出现比较密集的血点皮疹,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无传染性。 过敏性紫癜发作起来轻者关节肿痛、腹痛,重者出现便血、呕血现象,甚至发展为肠套叠、肠穿孔。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有的患儿还会头痛、抽搐、昏迷,甚至导致多种并发症。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为过敏性体质,其皮肤出现皮疹,且伴关节疼、血尿及肚子疼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就诊。有些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过敏性紫癜,所以小感冒也应该正规治疗。得了过敏性紫癜在半年内,在饮食上应避免进食鱼、肉、蛋、奶等异体蛋白食物,以免再次复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