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不重要?大错特错!一定要及时治疗!
血小板减少似乎听起来并不可怕,有的患者在听见医生说血小板数量偏低甚至会认为:少就少点呗,又不是什么大事!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果血小板减少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危害。
人体正常血小板的范围值为(125~350)×109/L,女性中低于这个范围的还是比较多见的。临床研究表明造成血小板偏低的原因很多,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肝炎、急性感染以及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所以要查明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必须找血液科医生诊断并做相关检查,但由于血小板偏低比较多见且表现症状不一定明显,所以现在很多患者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错误地以为做骨髓检查会伤身,放弃进一步检查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首先鼻子、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身体有淤斑;轻微的碰触即可导致身体淤血;皮肤有创伤则长时间流血;有便血的现象;长期出血必然导致皮肤暗黄,精神萎靡不振等。
血小板偏低,不管是否有症状,都必须查明病因,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有否必要做骨髓检查,排除血小板减少现象是否为其他疾病原因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又会引起哪些表现呢?
1、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可引起粘膜出血,如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2、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大出血,这也是属于血小板减少的危害表现之一。
3、血小板减少多发性瘀斑、紫癜常出现于腿部。
4、血小板减少的出现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发现血小板减少一定要及时医治,否则可能会引起病情恶化,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