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药物从研发到运用临床,需要经过多次严谨的试验。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用药也是如此。包括生活中维持的口服用药,多以“雄激素”为主。医学者对比不同的雄激素类用药治疗的再障病例,发现有两种药物疗效较好,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这两种药物是雄激素类治疗再障的"个中翘楚" 雄激素可针对再障病理获得一定的疗效。在治疗当中雄激素也有药名的划分,在这里指出两种疗效较好的药物名称,一司坦唑醇,二是十二酸睾酮。 这两种药物想必大多再障病友们都不陌生,也是常规西医大夫“最爱”开的两种药物,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二线治疗当中,往往并非单一用药,而是联合用药进行。 一、司坦唑醇 其中,“司坦唑醇”是睾酮的衍生物,为治疗慢性再障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特点是蛋白同化作用较强,比睾酮强30倍!雄激素作用较弱,是睾酮的45%。 备注下此药的用法用量,一般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每日3次,每次2~4mg,是口服给药。或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 二、十一酸睾酮 此药是一种新型雄性激素,为长效睾酮药物,疗效确切,每天用量40~120mg,应在吃饭时服用,可用少量水吞服,必须将整个胶丸吞服,不可咬嚼。可将每天的剂量分成两个等份,早晨服一份,晚间服一份。如果胶丸用量不能均分为两等份,则早晨服用胶丸数量较多的一份。 Ps:丙酸睾酮是睾酮的丙酸酯,作用与睾酮相同,但肌注作用时间较持久;用法用量为每周3次,每次50~100mg,肌肉注射,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是慢性再障患病群体,各种雄激素和合成类固醇已被广泛应用。虽然在国内部分雄激素类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没有提及治疗再障的作用,但雄激素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作为治疗再障的选择,并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但对于服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或是达到服药时间却很难停药的病人,则需要及时更换治疗思路,因雄激素本身也存在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