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南南是一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012年患病,当时她15岁,刚刚初中毕业。 2012年8月份,南南因为皮肤湿疹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低,75×109/L,但由于没有出血症状,家人并没有在意,对皮肤湿疹对症用药治疗。半个月后,家人发现南南的腿上出现了许多出血点,刚开始看不太出来,两天后出血点越来越明显,还更多了。赶紧又去了医院,复查血常规发现,半个月的时间,血小板从75×109/L掉到了4×109/L。在医生的建议下查骨穿等相关检查后,被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南南的血小板太低,随时有出血的危险,予以输血小板对症支持治疗,并应用十一酸睾酮、丙球等药物治疗。刚开始南南的血小板很快从个位数升到了正常,就在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时,南南的病情再次波动,血小板急剧下降,继续应用丙球冲击治疗。 药物一减量就下降,难道一辈子都要靠着激素维持吗?为了摆脱病魔,南南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医院血液病科就诊,寻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南南面微红,舌红,苔黄腻,脉滑。血常规示:血小板5×109/L。根据南南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并联合其诊疗史,做出明确诊断:中医诊断:血证邪毒内蕴证;西医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针对南南的病情,主任制定出治疗方案,予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中药汤剂口服,予以止血、升板中药制剂应用,联合静点调节免疫、止血治疗,配合中药穴位磁疗。 中药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可起到调整机体免疫力,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的作用,且中药的应用可减低药物副作用,停药后不易出现反复现象。经治疗,南南的病情明显好转,皮肤瘀点慢慢消褪,间断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逐渐回升。之后南南坚持巩固治疗,一年后停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