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血小板减少症如何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著不同。
因为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所以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者是增多,使得患者的出血时间延长。当发现身体有不明原因出血或瘀青紫癜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而血小板减少症的确诊,还需要通过以下检查项目:
血象检查:
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109/L~80×109/L,常见巨大畸形的血小板。
骨髓象检查: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另外,还有免疫学检查及一些其他的检查需要大家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当通过相应的检查确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后,一定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使病情尽快好转。同时,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要慎重,不可盲目使用激素,以免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