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除羟基脲外,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除最常用的羟基脲外,还有这些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高板,但一般不作为首选,仅在羟基脲无效或存在禁忌症时才使用这些药物。化疗药物一般都不仅能降低血小板,也可导致白细胞、红细胞等降低。 (1)高三尖杉酯碱 主要用于各类白血病和淋巴瘤,用量2~4mg/天,缓慢静滴。白细胞降至3×109/L以下停药。有心肌毒性,可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早等。心脏病患者、骨髓抑制患者、肝肾功能受损者、痛风及肾结石患者慎用。 (2)阿糖胞苷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对恶性淋巴瘤、肺癌、消化道癌、头颈部癌有一定疗效。静滴或肌注,100mg/d,7~15天为1疗程。个别患者可有胃肠不适、恶心、高尿酸血症等。 (3)哌泊溴烷(双溴丙酰哌嗪,Pipobroman) 为嘧啶的竞争性抑制剂。一般认为,pipobroman诱发急性白血病与MDS的危险性与羟基脲基本相同。但在最近1项的前瞻性研究中,pipobroman与羟基脲在12年中急性白血病与MDS发生率高达40%,应引起重视。 (4)马法兰(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口服,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荨麻疹,脱发等。 (5)白消安(马利兰)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口服,成人每日2~8mg。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接近正常时改为维持量或停药。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肺纤维化、皮肤色素沉着及女性停经。有诱发白血病的可能,近年已少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