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多见于15-45岁年龄段,女:男为7-9:1,男性和老年人少见。肾功能衰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部分抗体为本病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标志物。
1抗核抗体(ANA)
ANA是本病的相对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达89%-97%,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自身抗体。对SLE患者,ANA的敏感性高达97%-100%,而特异性仅10%-40%,因此ANA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SLE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的情况考虑。
2抗双链DNA(dsDNA)抗体
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且与SLE的活动性,特别是狼疮肾炎的活动密切相关,抗dsDNA抗体的滴度随疾病的活动程度而消长,但在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血清中游离的DNA抗原过多,抗dsDNA抗体与之结合,以致测不到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
3抗Sm抗体
在SLE特异性达98%,但敏感性较低,仅20%-30%,用ELISA方法可使敏感性提高10%,特异性不受影响。抗Sm抗体的滴度可能与SLE的活动有关,滴度升高可能预示着SLE的复发。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后SLE的回顾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4抗核小体抗体
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达82%-86%。
5U1RNP抗体(抗nRNP抗体)
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阳性率45%-60%。抗Sm抗体和抗nRNP抗体常并存。
6抗核糖体P抗体(抗rRNP抗体)
主要在SLE患者中出现,且与SLE的精神症状有关。抗rRNP抗体在SLE中阳性率约为20%-30%。
7抗SSA抗体
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症(75%),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抗体阳性。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