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为家人,我们总会对自己至亲之人的病情感同身受,尤其是血小板减少这种久治不愈,总会让人担惊受怕的病情,免不了要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专家提醒,过度的照顾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不利于病情的缓解康复。 那么,家人的哪些表现属于过度照顾?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在陪护或探视患者时表现出过度的怜悯和同情,甚至在患者面前掉眼泪,与患者交谈时小心翼翼,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他。这些都会使患者感到悲伤、压抑,由此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部分患者还可能因此拒绝治疗。 第二,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这样的小事都包办。这样极易使患者认为自己是废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麻烦和负担,从而丧失活下去的信心;此外,过度的照顾使患者失去活动和锻炼的机会,不利于体力和免疫力的恢复。 第三,探视过于频繁。每当有患者查出患有血液病,我们就会看到来探视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络绎不绝,这不但影响了患者的休息,也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 第四,生活上过分限制或过度放纵。不少家属毫无依据地对患者的饮食和日常生活作出过于严格的限制,这样的结果是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也会让患者产生日益强烈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有的家属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如:抽烟喝酒,通宵达旦的上网或打牌,这样做极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虽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情多存在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数月乃至数年的现象,生活中需要精心的照顾,但家属们的过分担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往往不会对病情的康复有利,得不偿失,因此,作为家长,照顾血液病患者一定要适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