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自身免疫反应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以维持治疗为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要采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多年经验总结,相对而言,中医的维持治疗优于西医的相关疗法,当然,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
治疗ITP的常用思路
ITP以出血为主,在治疗方面首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但对于出血严重者,血小板严重低下者,应采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输注,必要时可输血小板悬液,包括血浆置换在内的紧急治疗措施。慢性ITP患者在辩证治疗基础上可酌情选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ITP的出血状况
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黏膜的出血是ITP的最基本表现。本病可根据患者病情缓急、病程长短、结合患者年龄及全身情况综合辩证。或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或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治。慢性型慢性期治疗应当从肝、脾、肾三脏施治为主,特别要注意从肝论治,因为病久不愈,常波及情志,而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日久伤阴,肝血亏耗,或肝郁犯脾,脾失统血,故病程变现为慢性,宜采取疏肝、清肝、凉肝、养肝等法。
中医辩证施治选择止血药、应用中药克服激素副作用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多由要求停止激素的要求,而来者多由长期使用激素后的各种副作用表现。中药治疗ITP虽疗效较慢,但中医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便于长期服用等优势。
止血治疗是ITP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出血部位选择止血药。对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ITP患者,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在服激素期间呈现阴虚火旺之候,激素逐渐停用后,又可出现脾肾虚之象。此时根据不同证型予以辨证施治:阴血火旺者予知柏地黄丸加减,脾肾阳虚者予右归饮化裁治疗,可有效对抗激素副作用或撤退反应。
以中医药为主治疗ITP 疗效较好
治疗ITP,采用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常用药有青黛、地骨皮等凉血药物,仙鹤草等止血药物;配合甲基强的松龙,长春新碱,塞米松等西医治疗手段,按疾病分型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