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摘要:通常,皮疹出现较早,通过仔细的检查一般能考虑到本病。但也曾遇到不少病例,腹痛、关节肿痛症状出现早于皮疹,这就需要注意鉴别。
多数病儿发病前1~2周会出现全身不适、低热、乏力,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涌现皮肤紫癜,且多见于下肢、脚踝关节周围及臀部,或是在更疏松的组织,如眼脸、唇、阴囊等。常呈对称性。
典型皮疹常高于皮面的紫癜,像鸡皮一样,且压之不退色,颜色由淡红到鲜红到紫色到铁锈色,一般1~2周内消退,可反复发作,迁延数周甚至数月,但消退后多不留痕迹。
约三分之二的病儿出现关节炎症状,(多发生于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困难,可持续数天。不少病儿还会出现腹痛,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在皮疹出现同时或在1周内发生,在幼儿,可因肠壁水肿、蠕动增强等导致肠套叠。少数会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以及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
25%--50%的病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紫癜性肾炎。病儿可无症状,仅尿常规呈镜下血尿或蛋白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尿常规异常出现愈早,肾炎的表现愈严重。大多数肾脏损害可临床自愈,但有的会反复发作,演变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乃至肾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通常,皮疹出现较早,通过仔细的检查一般能考虑到本病。但也曾遇到不少病例,腹痛、关节肿痛症状出现早于皮疹,这就需要注意鉴别。
对于以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的,经常首诊于骨外科,对于病变于踝、膝关节,呈双侧伴水肿者,X线无明显改变,除仔细检查皮疹外,最好再做个尿常规,如果尿液出现红细胞或蛋白阳性,要高度怀疑本病。对于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更需注意鉴别,小医曾会诊一例拟诊“急性阑尾炎”病儿,术前准备都已做好,幸亏细心的医生及时发现病儿臀部的几个淡红色斑丘疹,让病儿幸运地逃过一刀。
本病属自限性疾病,无预防良方。
该病目前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感染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避免和去除致敏因素。仅有皮肤紫癜症状的,可用复方路丁、钙剂、维生素C和抗组胺制剂等;发热及出现关节炎症状的,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反复发作、严重的紫癜性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多数病儿预后良好,部分可在数周或数月后复发,故病后须遵医嘱,按时复查。
| |
 | |  |